1月6日,“與美同行——義務教育美術教材(湘美版)課堂作業優秀作品展”在美侖美術館舉行。 一幅幅構思新穎、形象生動、稚趣盎然的繪畫作品,展出了孩子們的自信與風采。 學生創意作品《老街》。 學生創意作品《小鳥與牽牛花》。 紅網時刻1月6日訊(記者 楊艷 通訊員 李輝)今日下午,一場特殊的畫展在美侖美術館開展,126幅作品全都來自中小學生,這是湖南美術出版社舉辦的“與美同行——義務教育美術教材(湘美版)課堂作業優秀作品展”,一幅幅構思新穎、形象生動、稚趣盎然的繪畫作品,展出了孩子們的自信與風采。 此次展覽自2018年3月啟動,得到了全省中小學師生的積極響應,截至2018年7月31日,組委會收到全省各地學生的美術課堂作業近6000件,涵蓋一至九所有年級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經過評審委員會初評、復評,評選出406件入圍作品126件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創意新穎,很好地體現了美術表現、創意實踐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作為湖南省首次舉辦的全方位、高規格的中小學生美術課堂作業展覽,這次活動引起了國內許多專家的重視。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主任、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負責人、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尹少淳,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錢初熹,中國美術教育雜志社主編張勁,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陳衛和,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胡建勇,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朱訓德,湖南省美術家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曠小津,湖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省教科院美術教研員朱小林,湖南美術出版社社長黃嘯以及湘美版教材編委代表、湖南著名的兒童畫研究專家、各高校代表紛紛趕來參加。 “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美術課堂作業優秀作品集并舉辦高規格的展覽,應該視為重視美術作業的一件標志性事件。”開幕式上,尹少淳致辭。他表示,此次展覽促進作業向作品進化,體現了美術學習藝術性的特征。有利于提升老師和學生對美術作業的關注程度,該作品集不限于作業文本和結果,而是體現出一種帶有溫度的人文關懷,表達了對學生的尊重。同時,美術作業被當作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和學習結果的呈現,可建立起反思性的學習,將學習引向深層次,也能將引導教師加強對作業選擇和設計的思考,使作業從內容和形式上體現與學習任務的關聯性,并從育人的大視野提高作業設計的立意。 開幕式后,“兒童畫創作與研究論壇”舉行,圍繞“課標—教材—教學—展覽”、兒童畫作品的評價、兒童畫創作的意義與價值、城市和鄉村兒童兒童畫創作的聯系與差異等主題,頂級專家與一線美術教師和學生零距離深入交流、探討,研討氣氛熱烈。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美術出版社主辦,湖南美術出版社現代美術教育研究所、美侖美術館、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承辦。湖南美術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5月,是國家一級出版社、“全國百佳出版社”,在同類出版社中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前列,積極為我國中小學美術、書法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目前有3套國標教材,每個學期為6100萬人次中小學生提供服務。 |
4-5歲前:孩子處于涂鴉階段,沒有形象的感覺,只有一些凌亂的線...詳情
天馬行空,找尋萬物真彩。放飛熱愛 ,發現生活真知。第十三屆FCA...詳情
教師的使命是“傳道、授業、解惑”,而美術教師需要很多的耐心、...詳情
請發表評論